当前位置 : X-MOL首页行业资讯 › 中山大学周东东/林锐标/张杰鹏JACS:客体配位的门控原理实现醇/苯共沸物分子筛分

中山大学周东东/林锐标/张杰鹏JACS:客体配位的门控原理实现醇/苯共沸物分子筛分

共沸混合物的分离是极其重要和困难的,因为它不能通过常规蒸馏得到高纯的单组分。例如,苯和甲醇广泛用于精细化学品和药物的合成过程,是常见的共沸混合物。目前它们的分离通常采用萃取蒸馏,这既高能耗且不环保。吸附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分离方式,但对共沸混合物报道的例子却很少。


鉴于甲醇和苯具有类似的高沸点,它们均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,因此传统的多孔吸附剂很难实现较高的热力学选择性。相比与传统的多孔材料,金属有机框架(MOF)或称多孔配位聚合物(PCP)常表现出独特的柔性。其中开孔(pore-opening)柔性表现为选择性地被特定分子吸附诱导开孔,但若开孔的尺寸控制不好,很容易发生共吸附,选择性较低。另一方面,门控(gating)柔性同样可以选择性地被特定分子开门,但门控能垒很难控制。


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/张杰鹏教授团队在PCP/MOF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,并开拓了金属多氮唑框架(metal azolate framework, MAF)体系,在吸附分离领域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分离策略/原理,例如,“亲水孔道捕获疏水分子”(Nat. Commun20156, 8697)、“控制客体分子构型调控吸附选择性”(Science 2017356, 1193)、“中间尺寸分子筛”(Nat. Mater. 201918, 994)、“客体主导的门控”(Angew. Chem. Int. Ed., 202362, e202303374)等。尤其是,他们提出了动力学控制柔性和门控吸附的概念,改变了对动力学分离和分子筛分离的认知(J. Am. Chem. Soc2008130, 6010;Acc. Chem. Res202255, 2966)。


近日,中山大学周东东/林锐标/张杰鹏等人进一步发展客体主导的门控原理,结合特定的客体诱导开孔和客体配位的门控行为,实现了醇/苯的分子筛分。相比于传统的门控过程,这里采用配位的客体醇为“门”,可以阻碍苯分子的扩散和共吸附。

图1. 常见孔结构在单组分和混合组分的吸附分离行为


首先,作者使用少量甲醇/水溶剂(1.8 L kg MOF–1)便可以成功制备出公斤级的廉价(228 CNY kg–1)的钙基MAF材料(MAF-58)。得益于可逆的醇配位以及开孔效应,MAF-58可以吸附甲醇,而完全不吸附苯,实测选择性接近10000,且多次吸附–脱附循环过程中选择性一直保持稳定。而且,在液相柱穿透实验中,单次吸附过程,可获得超高纯度的苯(99.97%+),脱附过程还可获得超高纯度的醇(99.99%+)。此外,除了甲醇/苯混合物,乙醇/苯和丙醇/苯的分离也达到了类似分子筛分的效果。

图2. (a) 吸附等温线;(b) 吸附动力学;(c)吸附选择性以及(d)液相穿透曲线


与此同时,单晶/粉末X射线衍射揭示了甲醇吸/脱附导致的单晶到单晶结构转变,并观测到过程中配位键的断裂和重组。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,甲醇和苯均可以在孔道中扩散,但甲醇配位占据孔窗位置后,可充当“门板”对后续进入的苯/甲醇客体产生门控效应,甲醇的扩散有所减弱,而苯的扩散完全被禁阻。

图3. 分子动力学模拟甲醇和苯的扩散速率


客体配位的门控原理不仅适用于吸附分离,实现液体共沸物的分子筛分,可能还适用于膜分离。此外,便宜易得的原料采用绿色合成方法可大批量制备MOF,有利于推进工业应用进程。


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J. Am. Chem. Soc.上,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周牧阳,通讯作者为周东东副教授、林锐标教授和张杰鹏教授。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。


原文(扫描或长按二维码,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,或点此查看原文):

Molecular-sieving Separation of Methanol/Benzene Azeotropes by a Flexible 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

Mu-Yang Zhou, Xue-Wen Zhang, Heng Yi, Zhi-Shuo Wang, Dong-Dong Zhou*, Rui-Biao Lin*, Jie-Peng Zhang*, and Xiao-Ming Chen

J. Am. Chem. Soc.2024, DOI: 10.1021/jacs.3c13480


通讯作者简介


周东东,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,201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(导师为张杰鹏教授);后以特聘副研究员身份在陈小明&张杰鹏教授团队开展科研工作;2019年起任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;目前研究兴趣为动态/柔性多孔材料及其在吸附分离、催化等方面的应用;参与编纂专著两部,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H指数28,其中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Nat. Mater.、Sci. Adv.、JACS.(2篇)、Angew. Chem. Int. Ed. (3篇)、CCS Chem.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;主持国自然面上、青年基金等5个项目,并于2021年入选美国化学会Cryst. Growth Des.新锐科学家,2024年入选广东省省级人才计划。


https://www.x-mol.com/university/faculty/341973 


林锐标,教授,博士生导师,201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,2014‒2015年在中山大学化学学院从事助理研究员工作,2016‒202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,2021年至今在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工作。从事于功能多孔材料的合成,气体吸附分离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。在Science, Nat. Mater., Nat. Chem., Chem. Soc. Rev., Acc. Chem. Res., J. Am. Chem. Soc., Angew. Chem., Nature Commun., Chem, Adv. Mater.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,总计引用14000次,H指数59。2021‒202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。


张杰鹏,教授,博士生导师,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,2005‒2007年在日本京都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,2007年至今在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工作,历任副教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从事配位聚合物等分子基晶态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功能研究,在Science、Nat. Mater.、Nat. Commun.、Chem、JACS、Angew. Chem.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60多篇,H指数72。2011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,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,2015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201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,2019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,2020年获科学探索奖,并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。


团队长期招聘博士后和专职科研系列人员,欢迎具有化学、材料学等相关研究背景人员应聘。同时欢迎报考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硕士/博士研究生。


https://www.x-mol.com/university/faculty/15331 


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,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!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,本文版权属于 X-MOLx-mol.com ), 未经许可,谢绝转载!

阿拉丁
生物医学数据成像与可视化
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
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
热点论文一站获取
购书送好礼
天然纤维材料
口腔微生物
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
材料学领域约200份+SCI期刊
定位全球科研英才
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
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
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
专业英语编辑服务
左智伟--多次发布
多次发布---上海中医药
香港大学
韩国
深圳大学
西湖大学
化学所
西安电子
北化工
新加坡国立
ACS材料视界
down
wechat
bug